学院首页 > 旧版网站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团学风采 > 缤纷活动 > 正文  
河南理工大学精神文化成果
供稿人:能源学院  时间:2009-10-16  次数:
新建网页 1

在百年办学实践中,河南理工大学铸炼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为导向,“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勤勉求是”学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等为支撑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并与校歌、校标共同构成学校重要的精神文化成果。成为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富有爱心与责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保证、动力源泉。

 

(一)“大爱”精神

“爱”含有爱护、爱惜、珍爱、敬爱、慈爱之意。“大爱精神”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前途、命运和价值的真诚关爱、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精神,“大爱”就是这种精神和行为的统一。

大爱精神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从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到魏晋玄学的“大爱无私”(王弼:《论语释疑》),乃至各种宗教关于“爱”的道德,都表达着人类社会生活中对大爱精神的普遍需要和理想追求。

大爱精神属于社会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在有社会分工的社会里具有职业性。社会主义中国的大爱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代中国大学的大爱精神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在大学里的特殊表现,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河南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倾心追求一种以人为本、博大无私的人文关怀,不断创造一种真诚、宽松、宽容、任责的校园环境,努力践行一种自觉自愿、真心实意、光明磊落的“大爱”精神,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传统。“大爱”精神既是大学这一教育组织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的思想一脉相承,是高水平大学的灵魂和基石。

在新的时期,强调和倡导大爱精神,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大学文化本质特征的认识,构建富有爱心与责任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

“自强不息”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天道的运行充满着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自强不息最早是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提出来的,即要求人们应该象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坚持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自强不息逐步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历五千年而不衰的精神支柱。作为推动民族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自强不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奋斗,是一种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能够使人安不懈、险不惧、胜不骄、败不馁,锐意进取,勇争一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就是自力图强,永不懈怠;激励振作,努力向上。

办学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学校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学校精神面貌、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历经艰难困苦,颠沛流离,辗转4省办学,但愈挫愈奋,弦歌不辍;特别是长期坚持在非省会中心城市面向艰苦行业办学的方向,代代学人为学校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百折不挠,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学科结构的跨越发展,铸就“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

 

(三)“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就是始终坚持把教育人、培养人和造就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学生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努力践行“大爱”精神,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崇尚学术”,是履行大学传承、研究和创新高深学问这一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崇尚学术,就是以弘扬学术价值为基本价值取向,发扬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学术研究、支持学术创新的环境氛围,允许各种流派的学术观点自由沟通和争辩,促进学术繁荣和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是大学的根本宗旨。在百年来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理工大学坚持履行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等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在倡导科学文明和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实践证明,这一办学理念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引领河南理工大学不断向前奋进。

 

(四)“明德任责”校训

“明德任责”就是完善思想品德,勇于担当重任。

明德,意为彰明和完善思想品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任责,意为勇于担当责任,语出《宋史》卷三百九十一“此任责,非任怨也”,又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圣人各有忧民之念,而同其任责之心”;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脉相承。

学校建校之初,即勉励学生“为一身计,则勉立修名;为豫生计,则谋臻乐利;为全国计,则图进富强”,要求学生完善品德,以祖国富强为己任,努力学习。抗战期间,学校又以“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之气概,激励全体学人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更是要求学生融入时代洪流,志存高远,心怀大爱,好学力行,报效祖国。

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引导人、培养人、完善人,其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造就品德高尚、富有爱心与责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明德任责”正彰显出河南理工大学的品格与追求。

 

(五)“好学力行”校风

“好学力行”乃我国著名教育家、学校名誉校董蔡元培于1934年为我校之亲笔题词,是学校风气的精辟概括与真实写照。

“好学力行”,源于孔子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最早见于《礼记·中庸》。此语揭示了“好学”、“力行”与“知耻”三者的辩证关系。之后,孟子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思想,提出“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俟解》)。他认为“学以求知之,求知者因将以力行之也。能力行焉,而后见闻讲习之非虚,乃学之实也”,意即只有“力行”才能“知之真”、“学之实”,也就是“实践出真知”。

“好学力行”要求学生首先须“好学”: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掌握扎实之专业知识和广博之科学文化知识;既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同时须“力行”:要求真务实,身体力行,勤奋敬业,努力做到学行合一,知行合一,将所学之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运用于生产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之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品行优良、基础扎实、善于思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好学力行”要求广大教师须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六)“严慈  严谨  严格”教风

严慈,即严厉慈爱,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严慈相济,肩负起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大爱”之心、父母般的“慈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对学生做人、做事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之中,做到宽严有度、严慈并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严谨,即严密谨慎,就是要求教师在治学上遵循科学精神,潜心研究,不囿古、不泥今,既尊重已有成果,又勇于创新,不懈探求科学真谛;做到专心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做到以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以科学的精神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培育出掌握正确思维方法和严谨做事态度的高素质人才。

严格,见于《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意即遵守制度、掌握标准严格认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规范,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要求学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严”教风,“严慈”是统领。教师热爱学生是前提,严格要求是核心;教师对学生的严是因爱而生,而爱则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三严”教风意境高远,内涵深刻,针对性强,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是“大爱”精神和学校、教师品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全体教师的治学态度和行为准则。

 

(七)“勤勉求是”学风

勤勉求是,就是勤奋学习,探求真理。

“勤勉”,意为勤奋认真、努力不懈。韩愈有“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名言。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强调学习要勤勉,通过努力学习就能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

“求是”,语出《汉书》“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为“务得事实,每求必真”;又见于明代《王阳明全集》“君子之学,惟求其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认为“求是就是要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求是精神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不蛮横”。

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学生以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著称。1915年学校有“乘此求学良机,益当发愤忘食以致其道,用心衡虑以求其通,学成专门之技术,蔚为有用之人才”的训词,要求学生“抱定力”、“服勤劳”、“爱名誉”,勉励学生发愤学习。经过百年洗礼积淀,“勤勉求是”学风更注入了时代气息和特征,而更加蔚然成风。

 

(八)“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

“勤奋务实”是校风、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勤奋,指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刻苦努力、奋发有为。务实,是指踏实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即追求实效、不好高骛远,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

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河南理工大学代代学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追求救国救民真理,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形成“爱国爱校”传统。从学校创办到新中国成立的40余年间,学校师生先后参加了反帝保矿斗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反帝革命风暴、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抗日救亡运动,声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反内战反饥饿爱国民主运动,在解放前夕,还积极组织“保护学校、迎接解放”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爱校、追求进步的辉煌乐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师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使“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

 

(九)《河南理工大学校歌》及其词曲作者

河南理工大学校歌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由著名教育家李敏修作词,著名作曲家张洪岛谱曲。歌词为:“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源深流自远,物阜民用丰。山葱葱,水溶溶,努力,努力!行健天同功。”校歌歌词大气磅礴,乐曲庄重典雅,旋律庄严豪迈。校歌,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学校背倚巍峨葱翠太行山、面临伟岸宽广母亲河的优越地理位置,而且充分反映学校对人民、国家、民族的责任和莘莘学子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救国重劳工”的远大志向与抱负。

校歌词作者李敏修(1866-1943),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原名儒,曾任河南教育总会会长、河南教育司司长、清史馆协修。在河南汲县创办经正书舍,在洛阳、北京创立河洛学社,毕生致力于搜集纂修河南文献资料,著有《中州先哲传》、《中州学系考》、《中州艺文录》等著述。

校歌曲作者张洪岛(1913-),直隶(今河北)沙河人,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朝阳大学,曾任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著有《小提琴演奏法》、《实用和声学》、《西洋音乐史》、《欧洲音乐史》等著(译)作。

 

(十)河南理工大学校标及其创意

河南理工大学校标由河南大学李建设教授设计。校标外形为圆形,两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将整个标志界划为中心和外缘两个部分,具有不断外射扩展的视觉感受。中心部分由校名的英文三个首字母“H”“P”“U”构成,表达出标志的主体内涵,形似燃烧的火炬,象征第一所矿业高等学校承载着开采与传递光明的使命。字母“H”又形似一部展开的书籍,象征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字母“U”的造型极具动感,象征百年理工富有活力,正在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外缘部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用中英两种文字标出校名全称,完整地表达、界定这一标志确定而专一的使用范围。中文选用毛泽东草书,取其飘逸飞动之势,象征学校充满生机;用英文标出校名,表达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理念;“1909”是学校创建年份,表明学校历史悠久,在构图上处于标志的下部,寓意河南理工大学发源于焦作路矿学堂,也起到均衡视觉的作用。

校标选用稳重明快的蓝色为基准色,表达出学校知识、科技与活力的特征。校标创意新颖,内涵深刻,造型明快,风格独特。



河南理工大学精神文化成果


最近更新
能源学院2024年研究...[04/09]
能源学院2024年招收...[04/03]
【长期有效】硕士研...[10/07]
【长期有效】硕士研...[09/14]
墨金讲堂2024年第4期...[07/04]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07/04]
学院召开集体廉洁谈...[07/04]
王猛[10/17]
杜锋[10/17]
贾后省[10/17]
神文龙[10/17]
能源学院开展2024年...[06/29]
学院举办第一届实验...[06/27]
学院开展2024届毕业...[06/25]
学院开展2024届毕业...[06/25]
学院参加全国高校智...[06/25]
学院参加全国高校智...[06/25]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系...[06/25]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系...[06/25]
刘晓[10/17]